
10月25日,日本代表在台北中山堂签署投降协议,被占领五十年的台湾回到了母亲的怀抱,成千上万的台湾同胞走上街头热烈庆祝重见天日、重获自由。
1945年10月25日,在台北举行的“中国战区台湾省投降仪式”虽然只持续了几分钟,但却宣告了日本对台湾长达半个世纪的占领的结束。
中国官方官员代表中国政府宣布:“从现在起,台湾和澎湖列岛正式记为中国领土,一切土地、人民和政治事务均置于中国主权之下。”一年后,台湾省行政长官办公室发布命令,将10月25日定为“台湾解放日”。
杨胜宇,抗日战士杨宣成之孙,国家副主席台湾世新大学:“灯笼花团团圆,台湾解放不会忘记。”我们从小就经常唱这首歌。那时,大街上真是张灯结彩,装饰五彩缤纷,人们自发地、情绪激动地庆祝这一天。
台湾著名作家蓝波舟:台湾光复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台湾回归中国,而这里最重要的就是母亲的身份。
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。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不断证明海峡两岸深厚的历史文化联系。
三国时期吴审英的《临海推志》留下了最早的台湾文字描述。
宋元以后,中国中央政府
16世纪,西班牙、荷兰等西方殖民者在一一闯过台湾。
1662年,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,收复台湾,被誉为民族英雄。
清朝康熙年间,统一台湾,设台湾府,隶属福建省管辖;光绪年间,台湾设立为中国第20个省。台湾首任总督刘铭传在岛上修建铁路、兴办学校、设立邮电局。台湾成为当时中国先进省份之一。
1894年,日本发动侵华战争,即1894年甲午战争。次年,战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不平等的《马关条约》,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。
1941年12月,中国政府对日宣战,宣布“废除一切涉及中日关系的条约、协定、契约”,宣布返回台湾、澎湖列岛; 1943年12月,中、美、英三国政府发表《开罗宣言》。 《宣言》明确规定“日本从中国窃取的满洲里、台湾、澎湖列岛等领土归还中国”。 1945年7月,中、美、英三国共同签署《波茨坦宣言》,后来苏联也参加,再次表示“开罗宣言的条件将得到执行”。
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所教授朱松岭:既然《开罗宣言》和《波茨坦公告》明确规定日本“窃取”中国领土,就意味着台湾和澎湖列岛的所有权和主权没有转移。从目前国际司法的现状来看,《开罗宣言》和《波茨坦宣言》确实是它们通常被纳入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国家的法律一体化,是法官做出判决的重要依据。因此,它具有国际协议的性质,其有效性是毋庸置疑的。
1946年,国民党发动内战,短短三年就彻底失败。战败后,国民党部分军政人物叛逃台湾,并在美国的支持下,武装分裂台湾,与中央政府对抗,引发台湾问题。在此期间,海峡两岸的军事对抗、政治对立、经贸交流普遍中断,海峡两岸人民被孤立了38年。
台湾著名作家兰伯周: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,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,台湾海峡两岸开始对峙又分离。由于新中国的成立,美国基于战略利益,将台湾打造成遏制中国发展的所谓“不沉飞机”。
美国对台湾问题的出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。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。 1978年底,中美两国发表建交联合公报。美国在公报中明确表示,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”,承认“只有一个中国,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”。
中美建交以来,美国历届政府都明确奉行一个中国政策。然而,在他们的他们不断升级美台关系,意图利用台湾问题遏制中国。民进党当局上台后,顽固支持“台独”分裂立场,与外部势力进行“台独”挑衅,助长两岸对抗。
由于岛内政治局势变化,台海两岸谋求“台独”与反对“台独”的矛盾尖锐复杂。但解决台湾问题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。大陆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“1992年共识”,推动两岸关系和平融合发展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,统一前景必然实现祖国的阳离子将变得更加光明。台湾问题是国弱动乱产生的,完全可以通过民族复兴来解决。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所教授朱松岭:随着大陆的发展壮大,越来越多的台湾人来到大陆追梦。完美地描述了人民的愿望和大势。国内多数势力仍然认为台海两岸同属一个中国,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希望中国实现统一。特别是随着祖国实力的增强,海峡两岸同胞可以共享发展机遇,让未来两岸同胞共同努力,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。